本周市场呈现震荡上涨走势,大盘成长板块上涨幅度最大。指数方面富投恒盈,本周主要指数均上涨,其中万得全A、沪深300和中证2000分别上涨1.40%、1.09%和1.74%。成交额方面,本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为1.55万亿,环比上升3.34%,市场热度明显回升。
本周我们将对两个市场关注问题进行探讨:一是上周金融板块带动A股指数冲高的原因;二是“反内卷”政策的层级定位,及其后续市场演绎路径的特点。
上周金融板块带动A股指数冲高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,市场对本轮行情主要有两种解释,一是认为本轮上涨是“四中全会行情预期”,二是抱有“重启棚改”的政策预期。我们认为,这两种猜测均非本轮上涨的主要原因。以下将一一论述。首先,此轮行情并非市场普遍解读的所谓“四中全会行情预期”。实际上,参考今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,提出设立“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”,这预示着四中全会的重点或将是进一步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,而非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。
其次,上周我们提出要谨慎看待市场中关于“重启棚改”等政策预期,我们主要基于两点。一是7月8日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强调“保持定力”“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”,这表明政策中心仍放在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上。二是今年以来,房地产政策的边际调整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限购限贷进一步放松,并未出现系统性放松或大规模财政刺激的迹象。本周14号至15号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验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。此次会议提出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富投恒盈,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”,并未涉及加快供地、放松限购限贷或通过棚改货币化等刺激手段支持地产的表述。会议整体表述中性偏温和,释放出三个信号。第一,依旧坚持“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”的政策方向不变;第二,对存量资产的改造提升或将逐步成为支撑房地产投资的新逻辑;第三,房地产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。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与金融稳定背景下,政策更倾向于“托而不举”,维稳防风险。
综合上述,我们认为本轮指数冲关的宏观背景,更多与今年具有重大意义的9月3日阅兵有关。回顾建国七十周年、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前的市场表现,往往呈现稳定特征,而非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。因此,大金融板块虽然短期受益于情绪提振,但此时并不适宜盲目追高。
“反内卷”政策的层级定位和市场影响,可参照“以旧换新”政策的两轮行情演绎。当前,市场对“反内卷”政策后续推进力度高度关注。从多个维度来看,该政策在当前政策体系中的层级与去年9.24之后推出的家电、汽车等行业“以旧换新”政策较为相似。首先,虽然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中明确提到要“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”,但在最近国家领导人山西调研中,并未直接强调“反内卷”概念,而是聚焦于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配套发展。其次,主流官媒如《人民日报》对“反内卷”的报道密度与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有显著差异。综合分析,本轮“反内卷”政策主要位于高于单一部委文件、但尚未达到中央系统性顶层设计的政策层级,整体由国务院主导,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针对实体经济的导向作用,同时更偏重于资本市场的“预期管理”功能。
参考“以旧换新”,“反内卷”政策后续市场演绎路径或有以下特点。首先,与“反内卷”政策相关的资产价格弹性大于相关企业盈利弹性,后者又大于总量弹性。从去年的“以旧换新”行情可见,市场对政策所涉及领域的资产价格反应(如家电、汽车板块的股价)远大于相关企业基本面的盈利改善,后者又大于宏观层面的总量变化。例如,当时市场对“消费内需反转”的预期支撑了股价的快速上涨。本轮“反内卷”政策主攻光伏、新能源等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,市场预期则集中在供给端出清,因此更可能出现股价对政策的提前反应。投资策略上,应围绕政策主线精选标的,避免扩散炒作。例如,去年有人试图通过“以旧换新”逻辑配置白酒、地产等再通胀品种,结果并未获得超额收益;类似地,本轮若将传统周期板块简单归入“供给出清”逻辑,风险亦不可忽视。
其次,“反内卷”政策对市场行情的带动可能呈现“双阶段”行情特征。去年“以旧换新”行情总体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季度,表现为两波上涨:一是政策预期驱动,二是政策落地带动基本面修复。本轮以“反内卷”为核心逻辑的行情(以光伏、多晶硅为代表)也可能沿此路径演绎:当前属于“政策预期阶段”,而下一阶段或将随着“反不正当竞争法”修订并实施(计划于10月15日正式施行)而迎来新的催化。7月9日署名金观平的文章《让市场回归公平竞争的本源》也明确指出,“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,对那些突破法律法规和市场竞争边界的低价无序竞争行为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形成震慑效应”,这将为第二波政策落地行情奠定基础。
最后,“反内卷”政策带动的本轮行情基本面支撑弱于去年“以旧换新”行情。值得注意的是,与去年家电板块受益于出口高景气、企业盈利有较强韧性不同,本轮光伏、多晶硅等行业面临的全球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,同时下半年国内市场需求也将进入传统淡季。因此,尽管“反内卷”政策可能提供阶段性支撑,但行业基本面的掣肘因素更强,市场波动性或显著大于去年“以旧换新”时期的行情表现。
作者:徐驰富投恒盈,张文宇,来源:修炼投资的水晶球,原文标题:《如何看待近期金融板块冲高?》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