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时期的虹口景盛配资
(三)
“八字桥”之役:
激战交锋中的战略僵持
然而,日军并未就此死心。他们又集结了1万多人继续进攻江湾。遭受庙行惨败的日本残军,看到援军向江湾发起攻击,又迅即调转方向,向江湾这边集结而来。日军妄图对我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,短暂的对峙中,双方剑拔弩张,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,战事一触即发。
2月25日,日军新任司令官植田中将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。他调集了数十架次飞机和数十门野战炮,对江湾镇展开了长达 36个小时“地毯式”的狂轰烂炸与扫射。炮弹如雨点般密集地落在我方阵地,每一颗炮弹落地,都掀起层层炽热的气浪。战机呼啸而过的地方,原本的生机被彻底抹杀,寸草不生。大量的民居在炮火中化为一片废墟,粗壮的房梁不堪重负地倒塌下来。无辜的民众成为了这场暴行的受害者。炮弹弹片如夺命的暗器,许多人瞬间被击中倒下。有的民众不幸被倒塌的房梁砸中,当场殒命;有的则被炮弹轰炸产生的热浪冲击至十几米远,断肢残臂散落得到处都是。现场惨不忍睹,尸体堆积如山,鲜血汇聚成河。那些被炸死的民众,脸上还凝固着惊惧的神情,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还承受着无尽的恐惧。
据当时的幸存者回忆,炮弹飞落时,只听得一声巨响,被击中者眼前一黑,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,就被炸晕在现场。当他们苏醒过来,身上烧焦的衣服早已破破烂烂,难以蔽体,额头渗出的大量鲜血浸染了全身。河道也被残骸堵塞,原本清澈的水源断绝,水质被严重污染。我军将士已经连续奋战多日,疲惫不堪,口干舌燥,嗓子仿佛要冒烟一般。渴到极致时,他们已顾不上水质的脏污与恶臭。战士们观察着周围的情况,就近趴在河道边,匆忙地吸吮几口泥浆裹挟着血水的脏水,然后便又投入到战斗中。
为了确保战斗力,避免非战斗减员,每个战士都格外珍视自己的体力恢复,尽最大的努力补充能量,以保持充沛的体力。敌军的子弹不断地落在水面上,溅起一片片水花。为了防止敌人的偷袭,战士们需要在并肩战斗的战友机枪的轮番扫射掩护下,交替着去喝水。解决了水源问题后,他们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战斗中。我军将士怀着孤勇之心,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拼杀。
战斗一直持续到26日傍晚时分,此时,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。一时间,乌云密布、狂风大作,紧接着,倾盆大雨如注般落下。在密集的子弹穿梭中,战斗进入白热化,每一颗子弹击中地面,都卷起漫天尘土。豆大的雨点混杂着战士们的汗水、飞扬的尘土,模糊了他们的双眼。汗水在衣领处不断渗透、扩散,最终结成了白色的盐巴,像无数细小的针,滋滋地刺着皮肤,疼痛难忍。视线也因这一切变得极度受阻,严重影响了对枪支准星缺口的瞄准。
然而,战斗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歇。战士们不敢有丝毫懈怠,沉着应战景盛配资,全力把握着战场的主动权。对于战士们来说,手中的枪支就如同自己的生命一般珍贵。为了确保武器装备不受损,他们不时地用随身携带的擦汗毛巾擦拭着枪膛滴落的雨水;用随身背负的军用挎包覆盖遮挡住枪膛击发扳机部分,小心翼翼地避免扳机击发时出现卡顿。饥饿难耐时,他们就着雨水吞咽下随身携带的干粮——荞麦面粉,简单地填饱肚子后,便又立刻投入到战斗中。在他们的英勇奋战下,敌人死伤大半。
在激烈交火的过程中,雨水无情地冲刷着我军构筑的防御工事,部分工事轰然倒塌。失去了掩体的保护,战士们完全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。尽管他们尽力保护自己,但阵地周边地域开阔,实在无处闪避,只能与敌人短兵相接、“硬杠”到底。一时间,战场上硝烟弥漫,喊杀声、枪炮声交织在一起,战士们死伤惨重,但他们依然坚守到了最后一刻。直到接到上级调整部署的命令,将原先的长线部署调整为短线,缩短战线,集中兵力。这一调整对我方十分有利,使得各部队之间便于协同配合、相互照应,更易于防守。随后,战士们撤至镇西,改守北起金穆宅,南至扬家楼,形成了一道“固若金汤”的防线,成功阻止了敌人西进的脚步。
江湾一战,我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人员伤亡较大。直至三月上旬战事停止之后,江湾民众怀着沉痛的心情,为祭奠和悼念在此次战役中牺牲的1300多名军民,在上海各界抗日团体的募捐支持下,开始筹备相关的纪念事宜。在位于江湾西北战地处(原址在场中路桥西北,爱思箱包公司一带)修建起一座“忠烈墓”,以永久凭吊那些为保卫江湾而英勇作战、壮烈牺牲的军民。
战斗的阴霾并未就此散去,敌人在进攻江湾的同时,又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“八字桥”区域。“八字桥”本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名,它是两座木桥的综合俗称,静静地横跨在水电路和柳营路交接的俞泾浦上。这里的地形乍看并不起眼,但因其控扼着纵横水陆咽喉,成为了日军眼中攻击真如我指挥中心的战略要冲,首当其冲地陷入了战火的漩涡。
当年闸北八字桥地区今已划入虹口辖区范围
1932年2月22日,6000名敌军被抽调出来,兵分几路,向八字桥发起了猛烈攻击。几日之后,更多的敌军兵力集结起来,投入到宝山路、宝兴路、青云桥和八字桥一线的战斗中。八字桥争夺战异常惨烈,中国军队与敌人反复“拉锯”,阵地三次失而复得。每一次的失陷都伴随着战士们的浴血奋战,每一次的夺回都凝聚着他们的英勇无畏。
2月29日凌晨5时许,敌人调集重炮,对我八字桥至竹园墩一线进行了“地毯式”的轮番轰炸。平均每小时300余发炮弹的疯狂投掷,让这片土地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之中。随后,千余日军步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竹园墩发起攻击。我军六十师主力一部驻守在此,英勇抗击着敌人的疯狂进攻。
敌人凶猛异常,攻势不断加强,我方将士毫不退缩,奋勇应战。当子弹打光时,他们毅然决然地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,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刺向敌人的胸膛,鲜血染红了大地。战士们的脸上,血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,本就黝黑的脸庞被炮弹的烟尘熏染得更加漆黑,只露出一双警惕而灵活闪动的眼珠。他们毫无畏惧,如猛虎般扑向敌人,用拳头猛击敌人的头部,将心中愤怒的火焰尽情释放;用随身携带的匕首猛刺敌人的胸部,看着敌人鲜血狂喷、发出痛苦的惨叫。他们还拿起枪托砸向敌人,或是俯拾随处可见的砖石敲击敌人的头部。战斗异常惨烈,许多敌人来不及反应,就当场毙命。
午后1时许,敌人再次集结主力,以强大的火力压制我方。飞机在头顶呼啸,大炮不断轰鸣,轮番向我阵地发起攻击。我方将士在这片血与火的洗礼中,坚守着自己的阵地,寸步不移。在先前激烈的战斗中,敌我力量悬殊,我方虽英勇奋战,但终因寡不敌众,不得不退守待援,日军暂时攻占了八字桥。
然而,他们的得意并未持续太久。不到半个小时,我方援军火速赶到,正准备发起反攻之际,一大队日军先遣部队气势汹汹地向我方阵地扑来。我军将士沉着冷静,并未急于出击。他们隐身不动景盛配资,敏锐地观察着敌人的动向。待敌人一步步接近我方伏击圈,进入射击射程范围之内,只听一声清脆而坚定的令下,寂静瞬间被打破,枪声大作。一颗颗手榴弹如流星般落入敌军的阵型中,迅即炸开了花。一时间,敌人阵脚大乱,死伤惨重,痛苦的哀嚎声此起彼伏,在战场上回荡。剩余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惊慌失措,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军究竟设下了多少埋伏。慌乱之中,他们如丧家之犬般四散逃窜,相互踩踏的情况不断发生,现场一片混乱。
八字桥两侧瞬间挤满了日军,一些敌人来不及逃窜,直接“噗通”一声掉进水里。不会游泳的在水中拼命呼救,很快就急剧下沉,被无情的河水吞噬;会游泳的刚欲游上岸,就被我方眼尖的战士发现,一颗子弹精准地爆头,血花飞溅,将河水染成了红色。河道两侧的淤泥上、桥面上,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首,不计其数。
敌人眼见形势不妙,后路被切断,补给无法跟上,体力也逐渐不支。更糟糕的是,战场上无人指挥,他们顿感失去了“重心”,军心大乱,纷纷溃散往后撤退。我方将士趁势出击,再度占领收复了八字桥。然而,敌人并未就此死心。当天下午3时,他们“卷土”重来,增兵2000人,对我方阵地发动了第二次攻击。远远望去,八字桥周边黑压压一片,敌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,大有与我军决一死战的架势。
面对敌人凶神恶煞的气势,我军将士毫无惧色,他们顽强地与敌人厮杀。但由于之前经历了几次恶战,体力消耗巨大,个体的疲惫感如潮水般袭来。他们硬是咬牙坚持着,一直坚守到下午4时。就在快要撑不住的时候,上级下达了撤退至桥堍的紧急命令。战士们心中满是不舍,毕竟这八字桥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好不容易才夺回的,但军令如山,他们只能怀着满腔的不甘,有序地向桥堍撤退。
好在,仅仅半个小时后,我方的援军主力及时赶到。援军兵分两路,一路巧妙地绕道从敌人的侧翼后方迂回包抄,瞬间对敌人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。此时的敌人,看似强大,实则已是“惊弓之鸟”、强弩之末。我军果断发动“雷霆”攻势,几路人马同时出动,将敌人引诱进了精心布置的伏击圈。刹那间,枪声大作,杀声震天,战士们拼杀怒吼的声音响彻云霄。敌人腹背受敌,顿时乱了阵脚,吓得四处逃窜,完全不敢正面应战。紧张的气氛如乌云般笼罩在战地周围。我军战士敏锐地揪准时机,迅即从战壕里跃出,挥舞着大刀长矛,如猛虎下山般劈砍敌人。一时间,敌人死伤无数,遭受了重创,只能丢下大量尸体,落荒而逃。我军再次收复了八字桥。
原本以为敌人会就此消沉撤退,可傍晚时分,他们又恶狠狠地扑了过来。此时的我军已疲惫至极,只能佯装撤退,八字桥再度失守。夜色渐渐笼罩大地。趁着敌人意志稍显放松的间隙,我军出其不意地兵分三路,分别从敌人固守的桥头堡“盘踞点”为中心扩散延伸的左、中、右三个方向侧翼迂回包抄。敌人察觉到动静后,出动了八辆装甲坦克战车,气焰嚣张地恶扑而来。我军的装备虽处于弱势,但硬质的武器小钢炮足以应对这股来犯的装甲洪流。指挥员冷静地进行精准数据测算,锁定瞄准,打控有力。第一颗流弹呼啸而出,正中坦克的“命门”——装甲履链。那辆坦克当场“熄火”卡壳,停止运行,其破坏性瞬间显现。我军将士目睹这一幕,纷纷欢欣鼓舞,士气一下子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提振。
这一战,首发即命中,且成功击溃重创了3辆坦克。小钢炮重创敌坦克的辉煌战果,如同平地一声惊雷,迅速从前线传至后方。各大媒体争相报道,上海市民听了纷纷奔走相告。国人的爱国热情被彻底点燃,他们为前线将士的英勇战绩感到骄傲和自豪,也更加坚定了抗击外敌的决心。
八字桥之战,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拉锯战。我军在与敌人的反复较量中,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。当小钢炮重创敌坦克的消息传开,国人的志气被瞬间点燃,信心得以重塑。而敌军则信心受挫,在我军的两翼夹击下,纷纷溃败撤退。我军将士乘胜追击,以微弱的伤亡代价——近千人参战,300人阵亡,一举歼灭敌人3000余人,还成功击毙了日军第七联队长林元大佐。
日军联队长林元大佐被击毙
这一战,我军第三次收复八字桥,以完胜“收官”。此后,敌人消停了很长时间,不敢轻举妄动,八字桥的胜利,成为了淞沪抗战中一座闪耀的丰碑。然而,和平并未长久降临。至3月3日,日军在英、美、法等国“调停”下宣布停战,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。5月5日,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《淞沪停战协定》,这无疑是对国家尊严的一次沉重打击。1937年8月13日,日军蓄意制造事端,在上海再次向中国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,淞沪会战爆发,又称“八一三淞沪抗战”。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,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、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。会战持续了三个月,至11月12日上海沦陷,会战结束。
结 语
两次淞沪抗战对虹口人民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灾难性的,无数无辜百姓在日军的枪杀、轰炸、拘捕和迫害下伤亡,直接和间接伤亡人数众多,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。居民的家园被摧毁,企业和单位被迫停业,学校无法正常上课,整个社会陷入瘫痪。据后来数据调查统计,两次淞沪抗战因日军的枪杀、轰炸、拘捕和迫害,造成直接伤亡人数为2523人,间接人口伤亡为7168人。实际上,伤亡数字远不止于此。财产损失情况,区境内有1647户居民财产蒙受损失,价值计国币80771879元,洋元3189元,银圆143元,银17000两。蒙受损失的企业和单位有工业企业273户,商业企业220户,学校19所,公共事业单位21户以及其他系统30户,合计563户,社会财产损失计国币1240296066元,洋元32523元,银圆9225元,铜圆1500元。社会财产损失和居民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。
除了正面战场将士们的英勇杀敌,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等战线的诸多名人和爱国义士也自发组织起来,以无比的热忱支持抗战。他们或许没有直接拿起武器冲锋陷阵,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为抗战贡献着力量。有的利用自己的经济资源,为前线提供物资支持;有的通过文化宣传,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;有的在教育领域,培养着未来的抗战力量。他们无惧生死,彰显了伟大的民族气节,所取得的战果同样丰硕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颂扬。可惜因篇幅有限,无法将他们的事迹一一详述,但我们对他们由衷地致以敬意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,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。
历史的硝烟并未远去,忘却意味着背叛。历经苦难辉煌,中国将士在虹口浴血苦战的辉煌战绩,如同璀璨的星辰,永远被虹口人民铭记。时间或许会流逝,但他们的英风浩气、无畏生死的崇高气节,将永远令人动容。他们的英勇事迹,与日月同辉,和山河齐寿,必将一路熠熠生辉,启迪着后人奋勇前行。
如今
新时代的新虹口正蓬勃发展
我们应当铭记历史,从先辈们的奋斗中汲取力量,奋力抒写新时代新虹口的绚丽篇章。让那段悲壮的历史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,让虹口这片土地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编辑:季志平
作者:李俊章(虹口区档案局)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