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世界日报国汇策略
2025年8月,国际记者协会世界报社记者先后连线爆料人陈先生(化名)与广州五艺画室李校长,围绕\"艺考保过\"争议展开调查。这场持续三年的纠纷中,双方各执一词,而监管部门在多家媒体报道后的沉默,更让事件蒙上层层疑云。
图为截图一、爆料人陈先生:9万\"打点费\"换\"不用学习就能录取\"\"没见过校长,孩子没去画室一天,交了9万就进了武汉传媒学院。\"陈先生的叙述带着难以释怀的复杂情绪。2022年国汇策略,他通过五艺画室校长的姐姐介绍得知,\"花点钱就能搞定学位\"。聊天记录显示,对方明确承诺\"不用学习\",9万元是\"打通武汉传媒学院招生办的费用\"。最终,他的孩子在统考过线后,\"校考只是配合一下,分数直接打到260分\",顺利被录取——尽管孩子的分数本就够得上录取线。更令记者震惊的是,陈先生透露,该画室曾口头标价:四川传媒、江西应用科技学院\"可操作\",广州美术学院需70万,湖北美院35万-40万,\"全国八大美院都能搞定\"。\"南方财经和广东科教频道7月份暗访时,这些都录下来了。\"他强调,所有微信记录\"经得起任何部门调查\",且有录音为证。二、李校长:9万是\"疫情线上指导费\",爆料人\"恶意做局\"面对记者询问,五艺画室李校长的回应火药味十足:\"那个姓周的(指陈先生)是乱搞!他在做局陷害!\"
他解释,9万元是2022年疫情期间的\"一对一培训费\":\"当时他孩子联考失利,我们帮着规划校考,发资料、电话指导,因为是定制服务,收费才高。\"对于\"不用学习\"的微信记录,他辩称是\"不用线下来学习\",而非完全不学习。当记者追问\"为何没有课程记录\"时,李校长转而指责爆料人\"联合假家长、假老师造谣\",称已起诉对方,并警告:\"你们要是报道,我就发函给世界报!\"
图为视频截图三、\"报道就发函\":底气从何而来?李校长的强硬态度耐人寻味。若9万元确为合规培训费,为何回避\"保录\"承诺的核心质疑?若\"线上指导\"真实存在,为何拿不出教学方案、沟通记录等基础证据?更值得追问的是,一所画室何以敢宣称\"八大美院都能搞定\"?所谓\"校考分数可操作\",究竟是夸大宣传,还是真有打通招生环节的\"特殊渠道\"?当70万\"保录费\"明码标价,这些资金流向了哪里?是个人账户还是对公账户?是否依法纳税?李校长扬言\"发函追责\",这份底气,是源于对自身合规性的自信,还是对行业潜规则的熟稔?四、监管沉默:多家媒体报道后,为何无人回应?从2022年事件发生到2025年,经济科教频道、中原新闻网等媒体已接连报道此事,但截至发稿,教育、市场监管、税务等部门始终未作出任何回应。教育部门对“艺考保过”,是否存在腐败链条在内有无调查?市场监管部门对\"保过\"宣传、天价\"操作费\"是否介入调查?个人账户收取大额费用是否合规?若70万\"保录费\"通过私人账户流转,税务部门为何未关注这笔\"灰色收入\"?有多少是经过其个人账户收款的,详细数字是多少?当艺考公平被明码标价国汇策略,当\"不用学习就能录取\"成为可交易的服务,监管的沉默,是否在纵容更多人相信\"规则可以被花钱打破\"?
图为视频截图五、追问:谁来守护艺考的公平底线?在广州美术学院的考场外,每年有无数考生带着画板熬夜排队,为梦想熬秃了头。当他们得知,花钱就能跳过所有努力\",多年的坚持会变得多么可笑?陈先生的矛盾或许是一面镜子:\"明知不对,但怕孩子输在'潜规则'上。\"而李校长的\"发函警告\"与监管部门的沉默,正在让更多人陷入这种扭曲的\"侥幸\"。六、五艺画室李校长所指全国八大美院这里面有没有利益链条?究竟这些年有多少学生是从五艺画室学习后被八大美院录取的?
图为视频截图截至发稿,世界报社尚未收到李校长的函件,陈先生承诺的完整聊天记录、通话录音已提交。这场关乎艺考公平的较量中,最该发声的监管部门,依旧保持着令人不安的沉默。(世界报社将持续追踪事件进展)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